营养与安全之第五篇
摘要: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 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已不仅限于满足最初的饱腹、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 而是逐渐向防治疾病、保持人体健康以及通过食物的味道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喜好和要求等方面发展。人们从以前的温饱到现在对食物越来越精致的追求, 表明了食品的营养和安全对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人类所吃的食物大多来源于大自然, 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猛导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食物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则无法保障人体的健康, 本文着重探讨了影响食品营养和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们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有共性。然而, 不同年龄层次、生理阶段、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 这使得不同人群对营养的需要也具有差异性。饮食无度、营养过剩, 可能导致肥胖病、糖尿病、胆结石症、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还可能成为某些肿瘤和多种疾病的诱因;而营养缺乏则可能影响优生优育、劳动能力、免疫功能及预期寿命等多方面。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是现代营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营养不良更易导致人们受到传染性疾病的袭击, 尤其是妇女、婴幼儿和儿童等群体, 这些传染病将使营养问题更严重。人们已经有了食品营养和安全意识, 但社会上每年发生的食品事故依旧不少, 公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社会的食品经济发展缓慢, 影响了中国食物的品牌建设。所以要重视食品营养于安全的问题, 对影响食品的安全和营养的因素加以改善, 完善食品营养安全工作体系, 共同致力于中国食品经济的发展[1]。
1 影响食品营养和安全的因素
人们进食含有营养素的食物之后, 机体可利用其合成许多为身体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其他物质。因此, 从营养学、食品科学和食品加工的角度来说, 应尽量保持食物的营养素不被破坏。含有较多营养素且质量较高的食品的营养价值较高。
1.1 影响食品营养的因素
影响食品营养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天然食物中的营养缺陷;在烹调、加工、储存等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不同生理状态及职业的人群需要摄取不同的营养素;生活习惯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饮食结构单一等, 都会致使人体摄入的营养受限, 使人们不能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1.2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1.2.1 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经济的迅猛化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工厂不断向大自然排放废水、废气、废料等污染物,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使公民、工厂企业、政府应接不暇。这种情况下, 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可影响公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的良性发展以及食品经济链的发展[2]。
1.2.2 细菌病毒污染
食物也是有保质期的, 过了保质期, 食物会发霉, 引起霉变。“病从口入”即通过食物将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带进口中, 导致生病, 甚至可能发展为癌症, 对人体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有些食物还会受到寄生虫的感染, 导致食品变质, 使食物失去营养价值, 人食用了变质的食物后, 会导致腹泻脱水, 影响健康。现在有很多食物需要工厂进行二次生产, 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工厂管理问题或工作人员的疏忽, 导致食物被污染、变质。这种污染跟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生活中要注意防治。
1.2.3 化学品污染
食物加工过程中也会受到污染。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从温饱上升为生态安全和精致, 也更看重食物的功效。有些工厂和商家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降低生产成本, 会在食物中添加一些化学品。比如有些卖水果的商家会用盐酸浸泡荔枝, 给苹果打工业石蜡, 用柠檬酸浸泡水蜜桃, 经此处理的水果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很多食物都面临着这一问题。但是我国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很完善, 相关部门执法的相关工作不到位, 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上还急待调整。
2 针对影响食品营养和安全的因素的应对措施
2.1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营养和安全意识
消费者需要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 取决于食品中的营养素是否齐全、数量多少、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等。食品中提供的营养素种类及其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 则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越高, 如母乳或配方奶粉对婴儿来说, 营养价值很高。
消费者一定要看重食品安全,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发声, 与黑心商家斗争到底, 维护自己的权益。政府也要组织相关部门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要简化维权机制, 缩减维权花销, 帮助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了解维权程序, 坚决支持消费者进行维权。使消费者敢于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不再容忍黑心商家的违法操作, 当黑心商家的所作所为不被社会认可时, 食品安全事故也能相对减少。
2.2 加强对食品营养的强化和检测安全技术的研发
2.2.1 补充食品营养素
(1) 补充烹调、加工、储存等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食品在烹调、加工、储存等过程中往往会损失部分营养素。例如, 碾米过程会损失多种维生素, 而且加工精度越高, 损失越大;加工过程中也极容易损失果蔬中水溶性维生素和热敏性维生素;若放在冰箱中储存果汁饮料, 那么7天后维生素C将会减少10%~20%, 在可渗透氧的容器中, 维生素C的降解速度更快。因此, 为了补充食品在烹调、加工、储存等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 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 在食品中进行适当的营养强化是十分必要的。
(2) 补充特定营养物减少营养缺乏症。食品强化对于预防营养缺乏病具有重要意义。在酱油中强化EDTA亚铁可改善铁缺乏症。在地方性甲状腺病区已颁布了食用盐含碘量应为20~50 mg·kg-1的法令。通过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地区供应强化碘的食盐, 有效地改善了整个地区人口的碘营养, 使甲状腺肿大发病率从高于35%降低到5%以下。另外, 补充维生素B1可以预防地区脚气病, 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等, 充分说明了食品强化是大规模改善群体身体素质的有效营养干预措施。
2.2.2 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及职业需要补充营养素
不同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及生理、病理状况的人群, 所需要营养素也有所不同, 对食品进行不同的营养强化可分别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不同职业的人群对营养素的需要也是不同的。例如, 对接触铅的工作人员, 给以大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可显著降低铅中毒事件的发生;对钢铁厂高温下作业的工作人员, 增补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后, 其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含量将会增加, 营养情况将会大大改善, 从而可减轻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
2.2.3 搭配不同食物, 简化膳食
天然的单一食物仅含人体所需的部分营养素, 要获得全面营养就需同时进食多种食物, 对不同的食物进行搭配, 制成方便食品或快餐食品。对于某些特殊人群, 如部队官兵, 他们在战斗进行时不可能自己“埋锅做饭”, 而且军事活动体力消耗大、营养要求高, 既要求进食方便, 又要求营养全面, 因而各国军粮采用强化食品的比例很高。
2.3 加强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研发
加强对食品营养物质和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 有效规避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工厂和企业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在市场上横行霸道, 其原因之一就是相关部门检测技术不过关, 使许多问题食品成为漏网之鱼。另外, 现在食物的污染源逐渐增多, 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也应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可有效应对食物的潜在风险, 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加强对此技术的研发有利于解决我国食品源头污染问题, 弥补过程控制能力弱、监管能力不足的缺陷,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理论研究, 将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基础。我国将大幅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与装备国产化率, 构建国际化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确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3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管理
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 首先应该建立全面保障制度。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 相关部门能立刻拿出解决办法, 有效地处理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食品问世, 质检部门要反复、仔细地检测, 监督部门要有目的性地调查生产企业和工厂的食品, 如果发现企业和工厂的食品有问题, 必须第一时间勒令其停业整顿, 待修整过后, 再反复检测, 确定其食品没有安全问题时, 再让其营业。
然后, 针对市场上的不同食物, 相关部门要有不同的检测标准, 以确保检测的科学合理。所有的食物检测标准都能被量化统一和区分后, 相关部门的工作也能开展得更加顺利。简化食品生产和加工工厂和企业的注册程序, 但必须要确保经过合法的程序才能营业, 对食品安全的监督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管或互相监督, 防止官商勾结、假公济私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管理, 确保各项制度的有序运行, 加强对进入市场的食品的监控, 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有助于改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
结语
总之, 随着科学的发展, 人们逐渐明确了营养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的营养能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而且关系到改善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反之, 营养失衡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健康。这些与营养相关的问题, 加重了卫生保健体系的负担。此外, 还要不断深入研究食物中新出现的污染问题, 提高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科学管理水平, 完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制。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坚决支持和拥护消费者维权, 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标准,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管理, 确保监管体系的合理合法性, 只有将上述措施和要求真正落实到位, 人民的食品健康才能得到确切保障, 我国的食品经济链才能稳定发展, 中国食品的品牌建设也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范朝利.高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生物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17.
[2]焦保凤.邯郸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控制的调查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15.
[3]郑思思.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现状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2017.